|回首頁|上一頁|

            易經生活化的點滴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三十四期 林柱良

一、前言

  「生活易經化,易經生活化」為吳老師創周易學會所推動十大弘願之

一,初學之際人人皆可琅琅上口,但未能深入體悟其珠璣之義,若未經再三

的探討實難解其精髓之要義,於完成〈序卦傳〉的課程再次深入,終於較為

明白如何朝「易經生活化,生活易經化」的途徑邁進。初級班老師曾傳授

「內觀自在,十方圓明;外觀世音,尋聲救苦。」此法語乍聽之下有了兌卦

之法喜充滿,但其要義實未能醍醐灌頂而悟,只是將此法語寫成座右銘置於

案前,朝夕研讀皆能以離卦之目而正視之,但總未能啟動心扉的共鳴,直年

前有回正在研讀《易經訣竅》之際,此法語突然重重的擊中心坎,喔!剎那

間似乎領悟到如此清晰,明明白白的真義,竟然讓頑冥的俗智要耗費這麼久

的時光琢磨,方能感悟到其真義,實為遲鈍啊!

  「內觀自在,十方圓明」即是周易二十卦觀卦所示「在上下觀民情,在

下上觀君德」,而更是反觀般若自我,省思如何進德修業,而達離卦之明

心見性最佳啟動之鑰的法語。「外觀世音,尋聲救苦」為學易之人進德修業

有所領悟,須將所悟得易道之心要不僅獨善其身更要兼善天下,周乎萬物,

道濟天下,共發文明,共沐垂涼,亦正是兌卦之悅言乎兌,講經說法,普濟

世人,那怕對象是一個人,一句好話都不吝惜。在娑婆世界之眾生,將皮囊

作為住世暫厝之所,故人應無虛度此生之權利,所有向天地取得的,有朝一

日終將歸還天地,在此過程中,雖無法祈求生命有多長久,但可以要求自已

生命有多寬廣,仍至於菩提日日長,正如二十六卦大畜卦所示「日新其德,

剛上而尚賢,能止健,大正也。」言至此,雙手合掌,氣入丹田,神守松果

體,意念貫穿任督兩脈,靜默,八卦爐中起祥煙,反躬自省爾後如何加強修

持《易經》之脈動,而「時時勤拂拭,勿使惹塵埃」再度起而行,經初淺的

思維有幾則「易經生活化,生活易經化」的體悟於此提出心得報告。

 

二、革卦的啟示

  在朝聖行於泰山頂上,丁講師曾給後學一個啟示,「革卦」對後學而言

其義為「洗心革面」,於下山在纜車上猛抬頭發現編號竟是四十九號,這豈

不是再度告訴此行「革卦」耳提面命的契應,此時又聯想到羑里文王聖前所

賜予未濟卦的啟示,而其二極、內外交易、錯卦、綜卦及互卦在《易經》的

訣竅裡隱藏著五個既濟卦未來的生機,文王聖人如此大的啟示,若後學尚未

能假坎卦的智慧水有所感悟,這豈不枉然在易道數載所付出的時光及辜負老

師在易經殿堂上諄諄教導的用心,於是當下閉目靜思,剎那靈光一現,〈雜

卦傳〉云:「革去故也,鼎取新也。」革卦九三爻:「征凶、貞厲,革言

三就,有孚。」學易之人若有毅力、有決心、有誠信的去除己往之非,改革

往日不正之處,而三就並非是一蹴而幾。反躬自省第一就:即是對易學所下

的功夫時間不夠精深,針於此每日寅時即起,禮敬四聖諸佛後反覆聆聽老師

錄音帶及研讀四傳、周易經文、《易經與論語》一書之後方進食。戌時之後

即研讀老師於課堂時常提及儒、釋、道之書籍,做為加強所學不足之處,從

此周而復始,持之以常。第二就:即「元會運世,下元運鼎卦九四爻:「鼎

折足,覆公餗,其形渥,凶。」為二○一四年至二○二三年之運勢,老師

針對此爻所造成惡性循環主要的問題是「精神匱乏與糧食危機」,至於如

何解決之道,就是要以二十七卦卦彖辭:「貞吉、觀,自求口實。」在

口德上要慎言語,在飲食上要養成勤儉不浪費,甚至要少吃一些,方可渡過

未來十年的難關,故後學言行除遵從卦辭之義,於飲食上將三餐之量縮為二

餐,以卦大象辭:「君子以慎言語,節飲食。」不貪于物,不恣于情,養

神龜、養元氣,全在自養以達養命之道。實施之後感受到飲食可以不以往日

之習性,適可而止,日久亦習以為常。其三就:畢生以來也許胸無大志只求

苟安,且並不懂得何謂悲願,充其量只是悲憫側隱之心盡力而為,但當下感

悟到革卦的啟示,於是在四聖之前立下弘願,定當為易道獻此畢生之力。後

學迄今可謂只嘗到第二個包子之味而己,更如一把鐵杵有待時光的研磨而成

智慧之劍,更祈在師德春風化雨下及諸前賢大德為典範,盼有朝能圓滿革卦

所啟示的精義,若人生能至此,夫復何求?也才能契應「內觀自在,十方圓

明」之真實義。

 

三、恆卦的感悟

  某日寅時後學正在研究《周易》之際,師姊正在燒開水,時聞火源開關

不時上下反覆啟動,而開水卻一直未能開著,方知其火源不濟,剎那間一湧

而上的感悟溢過心頭,燒開水有若周易三十二卦雷風恆大象辭:「君子以立

不易方。」學易進德修業如同燒水一樣,若未能一鼓作氣持之以恆定難所有

成,同時為學的態度更應有三十一卦澤山咸大象辭:「君子以虛受人」虛心

求進方能達其目標,憶及初學易時亦曾陷於恆卦初六爻:「浚恆之凶,始求

深也。」的漩渦而不自知,屢屢在課堂上老師不斷的提醒開示,而方能跳脫

此淵,至今終能明白如此簡單淺顯生活化的易理,不知為何如此愚昧而耗費

時日,方能尋找到燈火闌珊處的本義。

 

四、履卦的應用

  為體悟「生活易經化,易經生活化」之義,而在日常中若有機緣知道的

講給不知道的聽,每當臨下往往遇到難以表達之處,總是得再溫故知新深

入探討方能貫通其義,有回體悟到易經爻辭有匪夷所思之威力,而講了第十

卦履卦六三爻,竟然可以改變一個人的思維,而使一家五口面臨破碎邊緣而

緩衝下來暫時解除其困境。其故事如下:某日見公司一女同事伏案而泣,經

詢問之下,方知因個性不合與先生簽下離婚書,事後即不捨而又無奈,終礙

於過剛的個性不願低頭,故而告別十餘載相聚的感情。後學聞之,而有所感

悟與她說:「吾師常言,一個決策『輸也要贏,贏更是要大贏。』表面上妳

是跳脫苦海淵,但是事實卻又墜入另一個更苦的深淵,因為你不但失去孩子

與丈夫,往後居所難覓,內心永遠陷於纏結之中。重要的是母親未能陪他們

成長,對孩子而言,是一輩子的遺憾。」後學勸解她:「身為母親應如同坤

卦:君子以厚德載物,有渾厚的德性承受一切的器量,忍辱負重無私的胸

襟,不為己一切,為孩子未來留下一個美好的生機而犧牲,這才是為人母之

責。」針對她心中的纏結將履卦六三爻:「眇能視,跛能履,履虎尾,咥

人,凶,武人為于大君。」之義解釋於其理解,一般人既無(二三四爻離卦

之目)所謂慧眼,看不清看不透亦看不遠,而自以為能認清一切;且又是一

個跛腳之人,又自認能登高山(三四五巽為股),其遭遇的如同人踩到老虎

的尾巴,比喻人生掉入陷阱,危險啊!因個性過剛無法認清環境的事實,而

作出超乎能力以外的決定,就像徒手打老虎,無舟強渡河,其結果可想而

知。如今惡性循環是何因而來的呢?就是過你們在小畜卦的九三爻:「 輿

脫輻,夫妻反目。」演化而來,過去因互卦中有了睽卦之咎象,上下相違情

志不協且不中又處多凶之位,如同車輪之輻木被拔去不能行走,喻夫妻理念

不合而給妳難堪臉色,久而久之導致今日惡性循環的處境。後學道畢之後亦

不知她理解否?約莫數十秒沈思,突見其隨即拿起電話與先生通話,要求寬

諒她因個性所造成的後果,之後她先生以離而不異,聽其言、觀其行,來緩

和此段婚姻的不幸,孩兒們也終於免失恃之苦。

 

五、困卦的突破

  有一天傍晚堂妹突訪舍下,愁著臉道:「老公要與她離婚」,當下後學

的反應是:啊!否卦的運勢何其多又是一椿。在她心切的請問下要應對較

妥,剎間真是令人無以對答。他們都已年過半百又是高知識份子,先生收入

頗豐,也就是這個豐之「物」作梗而種下了禍因,故而將糟糠及獨女一同拋

棄,連親情都可斷絕之徒可謂世間少有,母女倆之處境真是情何以堪!後學

與其解釋道:「此君有如陷於困卦,而困之義猶小人不走正道,更不守志

節,故而陷於困難、困苦、波折、阻礙的深淵。而其所面臨之遭遇就如困卦

的六三爻;「困於石,據于蒺藜,入于其宮,不見其妻、凶。」所呈現之境

域,於易經訣竅六爻三極所示「過去為未濟卦之因,有段不得時位的處境,

而後進德修業奮發向上而尋覓到目標,終而扶搖直上一帆風順,而獲得家人

卦的溫暖,因而亦從內心發出道濟天下的弘願。從家人卦的綜卦發現有睽卦

的咎象,故而他卻成了他人所忌之目標,因此個性變乖違而生疑惑之心,終

至行徑背道而馳,最後陷入大過卦之災難,當他心靈受了三蠱八魔的侵襲,

迷惑而失去了自性,竟然演出拋妻棄女的行為,顯然道德有悖人倫常情,其

終將物極必反有志難伸,故必凶也。而此惡性循環之前因是從升卦的上六爻

「冥升,利于不息之貞。」所演化過來的,他會落入此田地,是過去因欲望

無窮,利慾薰心,永不知足,不知惜福而貪圖非份以致於失去理性,困卦易

位生卦法為節卦,其中明示節之義為節制,使之不為過而必合中庸之道方能

解其難,他必要抱持以震卦:「君子以恐懼修省。」的態度,進而以艮卦:

「君子以思不出其位。」的思維,後以乾卦:「君日終日乾乾,夕惕若厲,

反復道也。」的決心,否則恐將陷於〈繫辭傳〉「非所困而困焉,名必辱,

非所據而據焉,身必危,既辱且危,妻其可得而見邪!」此正是其人之寫

照。她聽後回家思考,下了決心,任由他去,往後視其造化,祈盼上蒼將來

能否使其反復道而咎。

 

六、結論

  學易數載,內心的感受似乎由於無明的牽絆,終而逐漸有所擺脫,進而

較為自知之明的境域,這正是求道問法以來畢生最大的收穫。在易道上領悟

了一陰一陽之謂道,有陰陽就有吉凶,悔吝。若要悟得善性、惡性循環的易

理而求得自淨其意,未來不知還要經過多少時空的錘鍊,更要下何等的苦功

方可臻至。易道之陰陽變化善惡循環,有如老子云:「禍兮福之所倚,福兮

禍之所伏」當下所見禍福表象與內在所隱藏之本質,若未經研易之洗禮,實

難以體悟的。黃帝《陰符經》下篇所云:「生者死之根,死者生之根」所謂

「怕死未必不死,貪生焉能長生」,若能明白此理,禍福得失乃至生死亦無

所迷惑了。佛經亦云:「過份求福,適以速禍」,也是學易旁通之佐證。泰

卦上六爻:「城復于隍,勿用師,自邑告命,貞吝。」象曰:「城復于隍,

其命亂也。」與否卦上九爻:「傾否,先否後喜。」象曰:「否終則傾,何

可長也。」也正是禍福不可分離的循環,故人應感悟到不可沈醉在順境之

中,時而有所警惕,但若相遇姤卦的遭遇,逆境不暢亦應處之淡然,「易為

君子謀」正是闡明學易之人要悟得如何轉換及「善」變之心,而懂得順逆動

靜趨吉避凶之道,這就端乎個人對易學的理、氣、數、象,訣竅探討之深淺

而如何掌握「心」的思維而論了。故在此悟得一理「人生於順逆動靜之境,

要渡過逆境較為容易,要渡過順境可謂難矣。」

  研讀《易經探源與人生》一書對後學而言,字字珠璣,皆是智慧的泉

源,取之不盡,用之不竭,唯恐用未來所有歲月都將來不及完全透徹其精

髓,為砥礪自我學易的態度無所鬆懈,在佛堂案前設下一塊大理石板,效法

韓國成均館文廟前的鞭策台,在台上左側刻《論語》泰伯篇第十七章:「學

如不及,猶恐失之。」此句正是當下學易心境的表白。而右刻乾卦九三:

「君子終日乾乾,夕惕若厲,咎。」象曰:「終日乾乾,反復道也。」

九四爻「或躍在淵,咎。」象曰:「或躍在淵,進咎也。」九三、九四

爻為人道,「人道」為溝通天道與地道之中樞,故以此二爻之義矢志,不俟

終日,朝夕不離易,再蒙老師之引吉及時奮進,但願未來能達君子之境域,

也就不失學易求道之善緣了。

|回首頁|上一頁|回頁首|